主体结构检测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众所周知,主体结构是建筑的主要承重及传力体,包括梁、柱、剪力墙及楼面板等。作为建筑的骨骼,其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主体结构质量的好坏是如何判定的呢?
别急,我们慢慢的往下看~
主体结构检测
主要内容
对工程建筑质量中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钢筋数量及位置进行抽查,对工程中的砼回弹、砂浆、砌体、钻芯检测及测砼强度等。
对于新建主体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需要改变结构用途、工程出现了裂缝和倾斜等问题、需要加层、结构发生了火灾等情况时,为了结构,均需做结构检测。
其中,常见的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涉及结构工程质量的试件、试块及有关材料检验数量不足;
2、对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抽检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对结构实体质量存在争议;
4、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需要分析事故原因;
5、主体结构改变用途、改造、加层或扩建;
6、主体完工的建筑物,达到龄期后主体结构验收,需要主体结构检测;
7、主体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继续使用;
8、主体结构使用环境改变或受到环境侵蚀;
9、主体结构受偶然事件或其他灾害的影响;
10、业主在使用过程中对工程质量有疑义时;
11、国家相关规范及行政部门要求进行工程质量检测。
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应当重视以下几点:
1、实体检测是其中的重点之一,而这一工作又具有较强的随机性,特别是对样本空间的确定上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具备对实体的针对性;
2、委托的检测机构或者监督人员进行监督时,除了需要对结构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测之外,还要对实体进行检测,并且要制定具体的检测方案流程,并告知施工方、监督站;
3、如果需要采取可能致使工程质量受到局部影响的检测方案,要征求设计方的意见,才可执行;
4、如果是由监督站进行具体的检测,要由监督机构相关部门制定监督方案,而如果是外聘检测单位,则应该由检测单位制定检测方案,并且提供给监督站进行审核;
5、对工程实体的检测与质量验收不同,其中实体检测是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工作,因此对目的的把握要清晰,利用操作简单、科学的手段进行检测,大多数情况下可使用监督小组现场独立操作的方法;
6、进行常规检测时,如果发现有质量疑义的构件不能通过现场进行检测的构件,应该对该构件进行针对性的部位检测,以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扩大范围。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